北方论坛
在这里你可以查看你订阅的主题,使用悄悄话,编辑你的个人资料和进行喜好设置免费注册!会员列表常见问题解答论坛搜索返回首页退出论坛
 
冬日的刘公岛
(小姜)

  汽车奔驰在著名的滨海大道上,富有创意的城市雕塑、造型别致的写字楼、沿海公园里的草木、桌椅,色彩多变的景致,映衬在蔚蓝的大海边、澄净的天空下,显得既清爽、雅致又活泼、跳动.打开车窗,迎面得海风很硬,但并不冷,一股清新的味道冲进鼻子,凉凉的,舟车劳顿的倦怠就这麽被释放掉了。

  车子在威海公园的小港口停下了。开往刘公岛的客轮静静地泊在港湾里。威海-这个小得可爱的城市,我们来拥抱你啦!。

  渡轮行驶在大海里。站在甲板上,清凉的海风很大,把外套吹得鼓鼓的,但一点都不冷。冬日的阳光照在甲板上,把每一个人的脸庞映得亮晶晶的。大朵大朵地银白色的浪花翻滚着、欢唱着,紧紧地追逐在游船四周,喧闹的海浪声几乎能淹没人说话的声音。我们这些第一次坐船的游人谁都不忍心回到船舱里,尽情感受着周围明朗的一切。午后慵懒的阳光并不刺眼,太阳就象个金盘子,挂在威海最高的建筑物的塔楼尖上,蓝灰色的海面泛着金色的波光,几只海鸟浮在海面上休息,远远望去,眼前的一切更象是一幅油画。小王琦也是第一次坐船,同伴们带着她船头船尾走个遍,小姑娘兴奋的小脸上一脸灿烂的笑容。

  船到刘公岛时,船上的工作人员抖了好几次缆绳都没能套住岸上的缆桩,嘻嘻!帅哥们又多了一次英雄救美的机会。在女生担心的目光、男生摩拳擦掌的状况下,船夫黑着脸又试了几次,终于成功!他可真够笨的。

  “刘公岛”的名字与中国二十世纪末的甲午风云密不可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海军在这里覆没得惨烈、悲壮。现在的刘公岛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地理位置上,刘公岛是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国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上岛,最先看见的是一座“丁”型的引桥笔直地伸入大海,它的原貌是清代的一座铁码头,1888年,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诞生后,1889年开始修建码头,1891年竣工。插入海底的方柱用厚钢板钉成,并灌入水泥,码头长205米,宽6.9米,上面有轨道,是为军舰加煤用的。铁码头在甲午海战期间功不可没。现在看到的“丁”形引桥是1971年在原基础上增建的。

  沿着引桥往前走,就能看到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牌坊。任凭花旗如何耐心相劝,卖票的也没给我们这支二十四人的团队降价。出于心理上抱负卖票的快感,如此宝贵的景点就无情地被我们错过了。站在修葺得乌黑发亮的炮台下面我只能兴叹不已。现在想想真得后悔,难怪花旗说下次再来刘公岛的人,肯定还会参观这个地方。

  岛上的驻军也在过新年,临海的训练操场上空无一人。坐在海边,没有一丝风。穿一件毛衣足以。周身被暖融融的清爽的空气保围着,四周的一切显得非常安静。三三两两的海军战士不时从身边经过。常年生活在海岛上,士兵们的脸色全都是黑里透红,看上去非常的健康、结实。在这当海军估计比“葫芦岛”幸福多了。小岛上除了营房,就是几家小小的饭馆、副食店,开门营业的,也就更少了。在岛上流连了将近一小时,除了开店的店主,我没看见一个岛上的居民,真是怪事!但是如果追溯刘公岛居民的迁移历史,可是颇多来历。

  在岛的东南面,至今尚存着战国时代有人居住的遗址。东汉末年,刘氏皇族的一支队伍,为躲避曹魏政权的迫害,迁居岛上避难,小岛因此而得名“刘公岛”。明初,为免受倭寇侵扰,官府将岛上居民迁出,这是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岛民大迁移。万历末年,登州府又招人进岛垦植,并派兵把守,此间,随着南北方海运的兴盛,刘公岛上的居民逐渐兴旺起来。清康熙二年(1663年),刘公岛疫病流行,居民再次全部迁出。1690年,进岛居住的居民共有三个大姓:丛、邹、姜。光绪年间,清政府筹办北洋海军,刘公岛被作为海军基地,修建了大批设施,岛上的居民再一次兴旺。甲午战争结束后,刘公岛饱受屈辱地历经日本、英国的霸占、强租,直至1948年,方被国民党军队占领。解放后,岛上居民又四次迁出迁入。所以,现在地刘公岛有两大怪事:一是刘公岛上居民没有姓刘的,二是居民没有从事海上捕鱼的,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是罕见的。

  顺着营房间的柏油缓坡向上走,就是丁汝昌寓所旧址,基本已看不到原貌了。向左行,又是个缓坡,只是柏油路换成了黄土路。在路的一侧的民房墙上用暗红色的油漆歪歪扭扭地写着“古炮台→”,向下望望距此不过百米远的“中国甲午战争纪念馆”的炮台,我琢磨上面还未谋面的炮台估计是真的“古”炮台。上了黄土坡,再走过一条杂草丛生的小窄路,终于到了开阔的临海地带。最先看到的炮台遗址已布满乱石,距此10米左右赫然一门长约5米的铁炮。经历了百多年的沧桑,虽已被锈蚀,但它当年的气势仍让人不难能想象,当年的甲午风云它曾是多么地雄浑、悲壮!四下远望发现,刘公岛的地形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下面就是乱石滩。绝对是战略重地。其实早在1883年,李鸿章和一些有识之士就认识到了威海卫海防的重要性,但直到1887年开始,清政府才决定每年拨白银30万两巩固海防。威海,作为津、旅、威三角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据点开始兴建。刘公岛、日岛及威海湾周围曾修置各种口径火炮一百多门。在刘公岛上特别修建了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寓所、麻井子船坞、铁码头、水师机械厂、水师学堂和医院等,北洋海军共拥有大小舰船25艘,在亚洲属一流,其中的定远、镇远是专门从德国订购的先进的巨型铁甲舰,火力极强。在当时,正是这两艘铁甲舰极大地震慑了野心勃勃的日本,使其不敢冒然寻衅。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5艘都是快速巡洋舰,船体轻、马力大、航速高,超勇、扬威也是快速巡洋舰,购买时为西方先进武器。威海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军港。李鸿章称“威海卫为北洋海军根本重地。”但是自1888年以后,大量军费被慈禧太后挪用修建了后被八国联军焚毁的颐和园,北洋舰队再未添一舰一炮,而窥视中国已久的日本却发行国债大力发展海军,到1894年,日本海军力量已远远超过了中国。回顾了这一段历史,任何有气节的中国人都会心酸的!没有清廷的腐败无能,中国历史上怎会有1895年的奇耻大辱!!!

  返回时,花旗已经在铁码头上振臂高呼:“快!快!快!”,回威海市里的最后一班船就要起航了,我觉着他要是把小黑帽子摘了使劲地摇啊摇,简直就是电影桥段:《幸福的黄手帕》。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