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lian1975 2004-06-09发表于论坛
 

林黛玉的心细

  林黛玉最终还是死了,正如其所言“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清纯如水、聪明灵慧的林黛玉在那个乱烘烘的只有石狮子是干净的世界里是无立足之境的。当然,若有立足之境,也是难干净的。林黛玉死掉了,其若不想“污淖陷渠沟”,也只好“洁来洁去”,到那虚无缥缈的太虚幻境了。最美好的人物的死掉,连同世界上最理想、最美好的感情毁灭,我们在感想些什么呢?

  青灯古佛旁的惜春认为她“总有些瞧不破,一点半点儿,都要认真起来。天下的事那里有多么真的呢?”慈悲的贾老太太认为她“也太是个心细”,“这孩子就是心重了些,所以身子不结实”。就连贾宝玉也责其太想不开了,“每天好好的,你必自寻烦恼,必须哭一会儿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看来林黛玉的死颇有些“咎由自取”的味道。

  聪明的、慈悲的人都很会自我解脱的,既然金钏是“失足落井”的,那么和主子王夫人对教训她的那一巴掌,并驱之出门有什么关系呢?大可“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宝钗语)”。“凭他嫁到谁家去,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伏了他!”的鸳鸯,没有“趁早回心转意,有多么好处”,做行将枯朽的贾赦的姨太太,当可做她保护伞的贾老太太一死,也只好“不枉老太太白疼她一场”,“殉主”吧。你看我们的封建主子们多么聪明,大长舌头一抹,便满手、满脸和浑身的血渍全无。

  真是聪明啊!

  可是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轻松地装饰做案现场,给自己一个清白无辜的假象呢?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农夫骑妒进城,当他从商店买完东西出来时,发现驴已丢失。当他告与人们时,人们无不怪他“不小心”,以至丢驴。农夫大怒:“你们怎么都怪我不小心,怎么不指责那个偷驴的人呢?”

  试想,我们又有几人会指责偷驴的人呢?

  “天下事那里有多少真的呢?”。林黛玉就因为多了这一份真,而因此死掉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没有人会向这个冷漠无情的世界发出震聩的愤怒,顶多也只是表现出贾宝玉式的“怨而不怒”。当然了,林黛玉又不是我的“红颜”,大可不必为其“冲冠一怒”,自惹麻烦,还是等着害她的人“多行不义必自毙”吧。尽管察遍历史还未见那位好汉“多行不义”之后,未经惩罚而“自毙”。不过大家都这么认为,看来是不会错的。

  我们没有谁会对“偷驴之人”大怒,不怪农夫粗心。难到真的怪农夫粗心吗?细想一下,农夫丢驴有什么过错和责任呢。但他却承担了偷驴人的过错,包括物质上的和观念上的。难道“被偷”都是在犯错吗?

  林黛玉死了,真正的凶手呢?他不只是那些残酷的、虚伪的、杀人不见血的封建统治者,还有一切怪其认真的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促使林黛玉死亡的迫害者,所有的人都是害死林黛玉凶手,正因如此,我们是看不到害黛玉的凶手。我们更多的是在林黛玉性格上找原因,却忽略了整个社会的责任与过错。是不是如果所有的人都是凶手,那么所有的人就都不是凶手了呢?

  林黛玉之死,孤立地看是其个人的悲剧,但从人类的整体来看是我们活着人的悲哀。就像当初烧死布鲁诺一样,他的死是整个人类愚昧不醒的悲哀。

  孤标傲世的林黛玉面对重重困压,依然“我只为我的心”生活,一步一步地走向对抗的终点,失败的结局,死掉了。我们对她的死也仅仅表示同情和遗憾而矣,却更多地羡慕薛宝钗的左右逢源、步步登高的为人处世境界,并对此趋之若鹜,像群不知廉耻的鸭子!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