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身边的感动故事第16期:榜样的“双重身份”
|    首页
总第 16 期
  “双重身份”的榜样
姓名:张志顺
年龄:60岁
身份:市容园林委宣传处调研员、劳模志愿者分会副秘书长
故事概要:作为市容园林部门的一名宣传人员,张志顺20多年来始终兢兢业业,被评为市级劳模,而在公益奉献上,他也一直走在前列,使劳模精神得到更大延伸。
 
弘扬劳模精神,因为她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弘扬爱心奉献,因为她是汇集社会大爱洪流的重要源泉。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2003年获评市级劳动模范的张志顺就是这样一个人,工作中以“劳模”的标准要求自己,生活中以志愿者的身份无私奉献。
    劳模张志顺,他是环卫工的代言人、市容记录者

再过两个月,年满60岁的张志顺就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

从1986年被人问起“扫马路去不去?”开始,张志顺进入环卫系统工作已有29年。1990年,因为有美术绘画功底,张志顺从一线扫道工的岗位上调到对外宣传部门,承担起了用照相机、摄像机和笔杆子记录天津市容市貌变化、环卫园林工作业绩和工人劳动辛勤汗水的重任。20多年的时间里,张志顺撰写的稿件、调研报告多次获奖,他的摄影作品更是一次次入选画册,新闻媒体每年都会评选他为功勋通讯员、优秀通讯员。

然而,曾经年少的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18岁就下乡,在农村一待就是6年,连初中都没能毕业。

文化水平不高,更没有学过新闻报道专业,张志顺仅凭着自己对文学的喜爱、对工作的负责,以及“在哪个行业都能干出彩”的心态,取得了成绩,获得了认可,并于2003年被评选为市级劳动模范。10几年来,张志顺在工作中一直以“劳模”的标准要求着自己。

今年大年三十,凌晨2点刚过,张志顺就和环卫工人们一起出门了。他用相机记录着工人们扫炮皮的情况,统计着烟花炮竹燃放量,并将稿件及时报送各新闻单位。初一、初五、十五、清明……越是举家团圆的日子,越是环卫工人倍加辛苦的时刻,张志顺都在“战友们”身边。 如此见证、记录与报道,张志顺坚持了整整25年。在他看来,完成好宣传报道工作,不只是自己的本职所在,更是要让全社会了解到环卫工作的重要、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


扫道工清扫炮皮(张志顺拍摄)

“环卫职工起早贪黑,以无私奉献精神,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为人民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生活和工作环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尊重。环卫行业可用‘苦、脏、累、险’概括,但大多数人对环卫工人的‘险’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应有重视。”张志顺曾撰写《扫道工人作业中被撞伤亡的调查与思考》一文,通过事例、调查和分析,向读者讲述了环卫工人清扫马路的危险性,呼吁司机和行人不要随意丢弃垃圾。原来,就在张志顺撰写这篇报告前不久,1天里竟有3名环卫工人在正常扫道作业中被汽车撞伤。“在环卫系统工作20多年,我看到过、听说过太多这样让人痛心的事故。这种用鲜血换来的教训,应该引起大家的思考。我也是从一线扫道工做起的,切身知道他们的不容易,我要为我的兄弟姐妹们说话!”张志顺决心要通过自己的报道引起社会的重视和百姓的反思。

如今,人们对环卫工人的尊重与关怀不断提升,环卫工作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张志顺看在眼里,欣慰在心里,更表达在宣传报道中。这些报道有来自社会大爱的温度,更有对环卫系统、对环卫人的信心。


为了拍摄完整的场面,张志顺经常爬到高层楼顶拍摄

在环卫工人眼中,张志顺是为他们说话,让他们的辛苦付出得到社会认可的老大哥;而在媒体记者眼中,他更是最“给力”的通讯员。在连续5年全市综合治理城市环境活动中,无论是清整现场,还是施工工地,到处有张志顺忙碌的身影。张志顺工作从不分节假日,只要有任务,他都会第一时间冲到现场。为了拍摄完整的场面,张志顺肩挎照相机,手提三角架,爬到高层楼顶上完成拍摄。然而,他已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已近花甲之年的他在工作时甚至常常忘记自己有高血压。


复兴河道景观改造前(张志顺拍摄)

复兴河道景观改造后(张志顺拍摄)

从使用胶片相机到使用单反相机,25年间,张志顺记录天津市容市貌照片上万张。“你看这是过去胡同里的厕所,这个人是‘磕灰工’,现在早没有这个工种了。”“这是以前的天津站。”“这是经过综合整治后的自由道风貌建筑。”一张张在岁月中流淌过的新老相片,串联起来好似一部美丽天津建设的纪录片,张志顺是摄影师,是剪辑员,同时也是参演者。

    志愿者张志顺,他是困难群众帮忙人、服务队领头者

“张大哥,孩子出院一个月情况都挺好的,指标保持良好,恢复得不错,您放心吧!”

采访过程中,张志顺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话的人正是从去年9月至今一直感动着津城百姓、让大家牵挂惦念的白血病男孩杨铭的父亲杨世新。原来,杨铭的病情以及父亲杨世新拾金不昧的义举能被媒体报道、感动全城,都是源于张志顺的一次“管闲事”。


张志顺为杨铭捐款

去年9月,下班骑车回家的张志顺无意间看到举着“卖肾救子”牌子跪在路边向来往群众求助的杨世新。张志顺当时并没有停下车询问,他继续向前骑,可脑子却没再停止琢磨刚才看到的那一幕。骑过了两个路口,张志顺还是调转了车头。通过询问他得知,为了给孩子治病,杨世新不但花光存款,更早已把房子卖了,但倾尽所有仍是九牛一毛。面对不菲的医药费,张志顺心里想帮忙,可也确实帮不上忙。然而,当听杨世新说起不久前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故事,从事宣传工作、有新闻敏感性的张志顺立马来了精神。“虽然俺家缺钱,但捡到18万都没想过要留着,全还给失主了。”一个急缺儿子救命钱的人面对金钱却没动过心,一分不少地归还,这不正是社会一直弘扬的拾金不昧的诚信精神吗?张志顺被感动了,他相信这也一定会感动更多人,众人拾柴火焰高,或许孩子还有一线希望。张志顺将杨世新的故事告诉给了他认识的媒体朋友,很快杨铭的病情和急缺医药费的情况被多家媒体报道,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款迅速汇集,帮这个11岁男孩度过了生命难关。

挂了电话,张志顺笑了。他说,“管闲事”管出好结果,是最让他感到欣慰的。其实,“管闲事”对张志顺来说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张志顺与孙锐母女

1996年,张志顺偶然听说脑瘫残疾孩子孙锐一家的不幸遭遇,其父患肝癌晚期,其母是家里顶梁柱,却突患半身不遂,一家人陷入绝望,甚至准备服毒自杀。就在这关键时刻,张志顺来到孙锐家,不仅从精神上给予安慰,还托关系找朋友帮孙锐免费上了小学、中学。孙锐的父亲去世,他又帮助办理了丧事。直到今天,孙锐母女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张志顺。2003年,女儿的同学刘敏因“心脏导管未闭导致胸腔积液严重”胸部剧痛难忍、呼吸困难,却没钱做手术。为了帮刘敏筹集手术费,张志顺将自制和收藏的一些工艺品放到北方网上进行义拍,网友们纷纷为此举叫好。几天下来,刘敏就收到捐款超过5万元,心脏手术也获得圆满成功。曾经备受病魔摧残的少女,现在已经重新绽放生命花蕾,结婚生子做了妈妈。

帮助残疾单亲母亲李秋萍筹集治病善款2万余元;为品学兼优的特困生晓静付学费、购买学习资料直至大学毕业;为全身肌肉萎缩的残疾人于少戎完成民间文学期刊《绿岛》印制、装订……像这样无私助人的事迹张志顺还有很多,然而知道这些事迹的人却很少。有人形容张志顺在工作上是一头兢兢业业的“老黄牛”,而在公益奉献上,他也依旧以“老黄牛”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精神做着 “没当做好事、善事,就觉得是自己应该干的事儿”。


张志顺经常组织劳模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活动

2009年,天津市劳模志愿服务队成立,不但建立多个劳模活动基地,还到处开展道德宣讲、奉献服务活动。作为劳模志愿者分会的副秘书长,张志顺积极组织劳模们做公益,既使一些退了休的老劳模发挥了社会余热,也让劳模精神在社会上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延伸。

即将离开工作岗位,张志顺说:“以前,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等再过两个月,我要将我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志愿服务队和公益服务中。”(北方网新媒体记者杨奕)

 
北方网出品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