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总第 23 期
  扎根街道 做百姓的“心间人”
姓名:袁守骞
年龄:55岁
身份:向阳楼街道社区工作科科长
故事概要:扎根街道25个寒暑,袁守骞始终秉持“民思我想、民需我为、民求我应、民困我帮”的工作理念,尽己所能,用真诚诠释“爱民为民之心”。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有人说,“爱岗敬业”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回过头想想,它却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里一直需要坚守的。做到,做好,其实一点都不容易。
    群众工作无小事 真情交换暖人心

6月18日一大早,袁守骞骑着自行车,刚一进单位大门,都没来得及把车停稳,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喊他:“袁科(长),我等您半天了。”居民刘正泰最近几乎每天要往袁守骞的办公室跑个一两趟,每次来也都是问同样一个问题——申请的救助款批下来了吗?这弄得袁守骞哭笑不得:“大热天的您不用一趟趟跑。有消息了,我肯定第一时间通知您。”

4个月前,刘正泰的妻子被查出患有恶性骨髓瘤,而他自己也有糖尿病,家中还有1个智力残疾的女儿。为了给妻子治病,刘正泰甚至卖掉了房子,但仍负担不起妻子每月近7万元的医疗费用。按照“助医”政策,街道应该给予他们家医药费30%的补助。然而,整个向阳楼街道一个季度的救助款才只有15万,却需要照顾到1100多户低保居民、94位癌症患者。居委会犯了难,解决不了问题,大家只好一股脑地扑向现任向阳楼街道社区工作科的科长袁守骞。类似刘正泰这样家庭困难的居民们隔三差五就会找到袁守骞,说白了就是“要钱”。“首先,我们尽量按照政策办事,能往上靠的就往上靠。实在解决不了,或者不符合政策,但又真是困难的,我们就帮忙‘化缘’去。”街域里几十家的爱心企业,袁守骞早就跑了个遍,企业老总们常常开玩笑地说:“老袁啊,都不敢接你电话了,一来电话准是要钱。”


给困难群众送钱

为了能帮居民把困难解决了,袁守骞可以三番五次到区里、市里找上级领导帮忙,也可以一次次到居民家中看望慰问、了解情况。组织居委会捐款,到爱心企业“化缘”,54岁的他放下“科长”身份,为了困难群众到处“求人”。可就是这样一份有着100分琐碎更要付出200分耐心的工作,袁守骞干得有滋有味。他说,这是份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实实在在干事的工作。

1991年,通过参加公务员公开招考,从工厂来到街道工作的袁守骞才刚30岁。作为一个小伙子,要面对各种婆婆妈妈的琐事,放谁身上都难以适应。然而,袁守骞却乐在其中:“之前在探矿机械厂工作时,整天面对着的是冷冰冰的铁疙瘩;可现在,天天接触的都是可以将心比心的老百姓,感觉总是热乎乎的。”


家访困难家庭

在临池里社区,每到寒暑假,总有一个小姑娘来帮忙,整理文件,打印资料,清扫卫生死角,忙得不亦乐乎。这个孩子叫方金玲,是个让袁守骞心生怜惜的孩子。小金玲3岁时母亲就去世,。没了娘的娃只剩下父亲可以相依为命。谁也没想到,命运并没有就此止住对她的考验。在方金玲12岁那年,父亲因脑溢血成了植物人。没有了经济来源,还在上小学的孩子,拉扯着瘫痪在床的父亲,依靠低保金艰难过活。然而,命运的不幸并没有打垮方金玲,她用弱小的肩膀扛起整个家的同时,更加发奋刻苦学习。2012年,参加中考的她,取得了高出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好成绩。没有庆祝,也没有喜悦,想着家里的经济条件,方金玲连思想挣扎都没有,就放弃了高中,选择了一所3+2的职专。“这样就能早点毕业养家了。”对于方金玲来说,和放弃读高中相比,更难的是职专每年3600元的学费。

就在方金玲做好了筹不来学费就失学的心理准备时,袁守骞得知了她的情况。来到方金玲家,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14寸的老北京牌电视机、木材五厂做的老衣柜、居委会捐的写字台……还有小女孩泪眼婆娑的模样,袁守骞暗下决心,绝不能让这个可怜的孩子失学。此后,袁守骞把街里的企业跑了个遍,拨通了他认识的所有人大代表的电话。经过几番努力“化缘”,终于有家企业答应资助方金玲5年的学杂费和学习用品,同时答应为她毕业后提供就业岗位,彻底解决她的后顾之忧。如今的方金玲,在学校里依然表现出色,不但成为学生会主席,还做了预备党员。尽管她需要利用假期打工贴补家用,但仍抽出时间到街道做志愿服务。

这正是爱的回馈与延续,也是让袁守骞心里热乎乎的“成就感”。

    百姓利益大过天 牺牲小我解困难

在袁守骞办公室的一角,赫然挂着一个监控摄像头,下面还贴着“您已进入视频监控范围”的警示牌。区区一个街道办公室,还用监控?没等疑问被提出,袁守骞不急不慢地从办公桌侧面拿出了5、6瓶“敌敌畏”,又打开了旁边的柜子,拿出了一把个头不大却锋利无比刃上还冒着冷光的斧子。

“这些都是从来访者手中‘抢’下来的。”袁守骞转过身去,指着一边的墙壁,“墙上面还有溅出来的血点子呢!”

看来,除了暖人心窝,“刀光剑影”和“以死相逼”的故事也不少。


现场解决社区污水井堵塞问题

2013年的腊月二十三,曾住晨阳里的居民王景义带着一身酒气,晃晃悠悠地来到街道找袁守骞,大吵大嚷地要政府给解决问题,还随身带着一把长匕首,要以自残来威胁袁守骞:“我不捅你,我捅我自己,捅一刀不解决,我就再捅第二刀。”为了安抚王景义的情绪,袁守骞一边给他让座,一边给他沏茶。“咱这是第一次见面,总得先让我了解了解情况吧。”原来,在多年前,王景义锒铛入狱,住房就归了儿子结婚居住。因为儿子一直怪他未曾尽作为父亲的抚养义务,心生怨恨,不让回家,使他连户口都无处可落,到处混吃混喝。最近王景义又患上严重的肾病,腿脚肿得特别高,一按一个坑,但连看病的钱都拿不出。走投无路的他在朋友的怂恿下,决定到街道“闹一闹”。

既无户口,又不是低保群众,原本不属于袁守骞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儿,却被他揽了下来。“给我3天时间。”他说。

当天晚上,下了班的袁守骞就拉上居委会主任直奔到王景义的儿子家。听说街道来人了,其子原本是客客气气把他们迎进屋,可一听要给父亲说情,立马把他们哄了出来。站在屋外,袁守骞没有放弃,继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邻居们看不过去,一起帮忙劝,王景义的儿子才再次把袁守骞请进屋。第一晚谈到夜里10点多,没有效果,第二天接着来。直到腊月二十五,王景义的儿子终于同意给父亲出3000元的医疗费,并帮忙解决户口问题。“3天”约定时效到了,王景义如期又到街道找袁守骞,本来没报任何希望的他被结果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袁守骞会那么重视他的事,更没想到会这么快就有结果了。不但如此,袁守骞还帮忙办下了低保,联系了收容所,让王景义在寒冷的冬天暂时有了一个“家”。那个冬天对王景义来说,似乎一下子没那么寒冷了。随着春暖花开,王景义的肾病也日渐好转。脚不肿了,闲不住的他去到北辰一处朋友开的鱼塘帮忙,有了一份“只管饭不给钱”的工作,生活变得充实又健康。

转眼两年多过去,如今的王景义只要路过街道办,就一定会进去打一晃,看看袁守骞,“就是来看看你,想你了。”


区域内16个居委会、142名工作人员遇到问题都要找袁守骞处理

曾被一时冲动不讲理的群众丢过暖水壶,也曾被打得满嘴是血牙齿松动;曾因政策上解决不了自掏腰包救困救急,也曾因和困难户结对子逢年过节送钱送物。袁守骞说,来社会工作科之前,他上班口袋就装几十块钱,可现在,几乎每天至少要揣着2000块。“民政部门不是提款机,即使批下来,钱发到手里还需几天。实在困难,等不及了,就得我们自己掏钱帮。”又出钱,又出力,却还常常被群众当成出气筒,袁守骞也有委屈,但都被他用自己定的“三心”原则,即诚心、耐心、爱心所化解。

东至昆仑路,西到红星路,南抵程林道,北沿卫国道,4.12平方公里,39100户常住家庭……多年来,袁守骞先后接待过上访居民上千户,只要踏进他的办公室,从来没有寒着心走出去的人,无论是不是他能解决的,他都会帮来访者出个“主意”。

有人问袁守骞:“你这样任劳任怨,究竟图什么呢?”袁守骞回答说:“说实话,如果非要说图点啥,我就图个安心,既帮百姓解决了问题,又给政府分了忧,挺好!”

“暖男大叔”就在身边,给百姓的好公仆袁守骞点个赞。(北方网新媒体记者杨奕)

北方网出品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