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拼搏】40年如一日,北辰老匠人的手艺你还记得吗?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云上北辰 作者: 编辑:朱晨迪 2018-05-29 16:28:00

    “周爷爷,您看我这扣子掉了,您给我缝缝。”

    “周大爷,我这鞋开胶了,您给粘粘。”

    “周姨,我这条裤子拉锁坏了,您看是修修还是换一个。”

    这样的话语

    在“老周修鞋”店里

    每天上演着几十上百遍

    “周爷爷”“周大爷”喊的都是“老周”,“周姨”则是“老周”的女儿,他们爷俩在天穆村顺义道农贸市场里以修鞋、给人缝缝补补营生。

    要是问:“您认识周其明吗?”,很多人跟你摇摇手。但说“修鞋的老周”,天穆村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活儿好,细致,便宜,还总不要钱”,这是顾客们对这位73岁的“老周”的普遍评价。

    旁边的商户看见小编来采访,毫不吝啬对“老周”的夸奖:“周大爷得拿‘五一’劳动奖章,这老头儿是这个!”说着便竖起了大拇指。

    半路出家一干就是40年

    现在这个店,是周爷爷和女儿一起经营,周爷爷给人修鞋,周姨做些手工活儿。周爷爷不爱说话,一直低头干活儿,是周姨一直给小编介绍情况:“我们一家是河北省景县人,在老家的时候,父亲为了糊口什么营生都干,修鞋这门手艺算是自学成才。1977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开始,父亲先到了天津落脚,在丁字沽一家小店里给人修鞋,后经人介绍来到了天穆村,这一干就是40年。我初中毕业以后也追随父亲来了这里。”周姨一边跟小编说着,手头的机器不停地转动。

    看到小编采访,这时一位等着缝扣子的崔阿姨打开了话匣子,“最开始周大爷在村里的集市上,服务态度特别好,东西一递过去,他就知道哪坏了怎么修,还总不要钱。”

    周姨接过话来说:“那是最早的时候了,我还记得那天是集市开张的第一天。这几十年搬过好几回地方,来这农贸市场也有5年多了,但总归也没出天穆村。”

    说起这40年的变化,周姨顿了顿说:“原来修的都是布鞋,补了一层又一层,现在修的都是皮鞋、旅游鞋;原来都是裤子开线了,到我这儿缝缝,后来这衣服材质越来越高档,样式也越来越多。有句老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不一样了,物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缝缝补补的少了,都是衣服鞋子不合适拿过来改。”

    (周爷爷修鞋的工作台)

    用劳动诠释“五一”什么活儿都难不倒

    早上8点,小编到店里的时候,父女俩手头都在忙,店里也有了等待的客人。说是叫“老周修鞋”,但小店承接的活儿可不少,但凡你想到想不到的,日常这些缝缝补补的活儿都能在这儿解决。

  (周爷爷在修马扎)

    父女俩这份工作是朝五晚七,从来没有周末休息一说,原来连过年都不闭店,周姨说:“现在过年大家都买新衣服,缝缝补补的少了,我们也给自己放个‘国家法定节假日’,除了过年其他节假日从来不休息。”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父女俩依然没休息,坚守小店,生怕误了修鞋顾客的事。

  (不足10平米的小店里坐满了人)

    说着又有两位顾客进门,一位找周姨,“周姐,这牛仔裤拉锁坏了你给修修,而且现在穿着太肥了,您给裤腰上加个松紧带;这是我们闺女的裙子,松紧带也松了,您给换一条。”周姨二话没说拿起牛仔裤和小钳子,三下两下就修好了拉锁,然后换了个小扁铲把裤子内侧缝线豁开,量好松紧带长度,把它纠纠着埋进裤腰里,在机器里换上颜色合适的线,认上针,机器嘟嘟嘟……一条带松紧带的“新式”牛仔裤完工,用时不过10分钟。

    (周姨在为顾客的裤子加松紧带)

    另一位顾客拎着一大袋子的鞋找到周爷爷,一双一双地递过去,不用张口,周爷爷就知道怎么修。听这位阿姨口音不像天穆人,原来一问才知道,阿姨姓魏,原来住在吴咀村,就经常来周爷爷这儿修鞋。后来搬到了引河桥附近,这次是攒了好多有问题的鞋,一并到周爷爷这儿来修。“家门口也有修鞋的,但总也信不过,来这儿都习惯了,不乐意去别的地方修,周大爷手艺好,又便宜,都给我们‘宠坏了’。”魏阿姨说完一屋子的人都笑了。

    (周爷爷为顾客修鞋)

    困境:接班人难寻

    周爷爷的两个侄子,从他这了学走了一身修鞋的本事,一个在顺义道农贸市场的另一端开了个店,另一个回河北省老家开了店。说起接班人,周姨不免神伤:“除了我跟那俩兄弟,再往下一辈没人干了,都上学上班,接不上了。”不过话锋一转,“我也从没想过不干了那一天,现在老爷子眼神还行,我也能干,就先这么干下去。倒是我儿子劝过他姥爷,让他别干了,上岁数了,怪累的。”

    (80岁的王爷爷与周爷爷相识40年有事没事都往小店里坐一会儿唠家常)

    周爷爷不抽烟不喝酒,不爱养花养鱼,当时一位老主顾接过话说:“修鞋就是老头儿最大的爱好。”这时候周爷爷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一刻小编感受到,真心喜爱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

    小编注意到周爷爷的双手,每个骨节都异常粗大,周姨说这是干活累的,拿锥子绷鞋用的都是这手指的力量。也难怪,现在的年轻人少有能吃这种苦的,每天朝五晚七守着这不足10平米的小屋,没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是万万干不了这行的。

    小编有感采访完毕小编感慨颇多,周家父女就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如果说黄大年、南仁东是为国奉献的“工匠精神”,那么周家父女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匠精神”。所有能够潜下心来,几十年如一日地做一件事的人,在这个时代都不应该被埋没,他们都是了不起的匠人!

    同时,小编也从人们衣服鞋帽的变化,看到了一家小店40年的光阴变迁,更看到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不断取得的新成绩、新变化。从布鞋到皮鞋,从裤子到裙子,40年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连周爷爷店门口也贴上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改革开放下的中国,未来将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