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身边的感动故事第43期:“献血法官”孙伟 用善行诠释生命的厚度
|    首页
总第 43 期
  “献血法官”用善行诠释生命的厚度
姓名:孙伟
年龄:33岁
身份:河东区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
故事概要:河东区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孙伟15年里无偿献血56次,总献血量达11200毫升,足以装满22个矿泉水瓶子,能够挽救14名危重病人的生命。
平平常常没有豪言壮语,普普通通没有惊天动地,采访中孙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血浓于水,爱悄无声,孙伟说,自己的鲜血能传递着爱心,挽救着生命,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11200毫升血,是孙伟15年里无偿献血56次的总献血量。
    十五年无偿献血万余毫升 爱在鲜血中悄然传递

2015年11月7日上午9点,天津市血液中心来了一位“常客”,“献血法官”孙伟打算花3个小时献出一份成分血。


单位规定参加无偿献血可以休息一天 但孙伟还是只在周末献血

“捐献成分血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分离血液中某一种成分,捐献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血浆或造血干细胞。”轻车熟路地往采血机旁的躺椅上一坐,孙伟一边挽起衣袖一边说,“比如我今天是要献血小板,那么等会抽出来的血经过旁边这个机器的时候,它会把我血液中的血小板过滤出来,过滤后的血液又会输回到我身体里。”

说话间,护士已经把能看见针孔的针头扎进了孙伟的手臂,殷红的鲜血也慢慢顺着抽血软管流向采血机。

“献成分血花得时间会比较长,抽血前要做一个很全面的血液化验,等这个化验结果,也比较费时。”孙伟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献血主要有捐献全血(间隔6个月)和成分血(间隔14天)两种,捐献全血可以在大部分采血点进行,但是捐献成分血需要更宽敞的环境和专业的采集设备,对采集设备的动力、过程的舒适性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我特意早点来这里,血液中心大概就10台专业设备,来晚了人多排队排不上,今天就白来了。”

其实,这已经是孙伟15年来第56次义务献血了,家里的10几本红色献血手册和上边密密麻麻的红色印记,都是他坚持献血15年的最好证明。15年来,孙伟献血献上了“瘾”,因为在他看来,这并不是献血,这是救人。


献出一袋血 救活一个人 是孙伟觉得最有意义的事

“大二那年的圣诞节前夜,我去超市购物,看到路边停着一辆采血车,我就上车了,捐献了200毫升全血。”回忆起第一次献血的经历,当时只有18岁的孙伟,自己对献血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楚,但他知道献血是一名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那天,我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本献血证。献血过程虽然不过半个小时,但直到回到学校,心里都挺激动的,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

回到学校以后,孙伟查阅了与献血有关的一些常识,“血液是至今为止不能人工替代、只有依靠他人无私捐献才能获取的救命物质。这也让我更加深切地意识到,献出一袋鲜血不会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任何伤害,却能给急需血液来延续生命的病人一个再生的机会。如果自己的一点点付出能够挽救一个处于绝望中的生命,那是特别有意义的善举。”

从那一天开始,孙伟就养成了半年献一次血的习惯,有时200毫升,有时400毫升,去血站的次数多了,采血的医生就记住了这个热心公益的小伙子,于是有一天,医生建议他去献成分血。

“人体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的,成分血就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当时医生跟我说,在外科手术中,成份输血比输全血更好,因为纯度高,输用安全,副反应和排异现象少,所以提高了血液的利用价值。”一提起献血,热心公益事业的孙伟就停不下来,“比如一袋血小板成分就可以使因止血困难而濒临死亡的病人起死回生,一袋粒细胞成分可以使严重感染无法控制的患者得以缓解,一袋外周血干细胞成分可以使有不治之症的血癌病人重建造血功能,假如还是沿用捐全血的方法就不容易达到这样的目的,受血的病人也可能会有很大的排异反应。”

看来,捐献成分血要比捐献全血的意义更加重大,孙伟决定只要身体适合,今后就去捐献成分血。

     用特殊的方式铭记人生的转折 志愿行动从未停止

2006年8月,孙伟研究生毕业了,并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参加工作的第二天,孙伟就去天津市血液中心献了第一份成分血,他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铭记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最怕的就是扎针这个环节,那一次我去献血小板,给我这胳膊上扎了好几针,因为血液里要加入一种抗凝血的药,那以后我一看到针,就觉得胳膊上疼。”第一次坐在采血机旁边,孙伟印象很深,夹杂着冷凝剂的血液,至少要在耗材和血管中穿梭2个小时,“刚开始的几次献血,打了药以后坐在那儿确实有点头晕,后来就习惯了。”

献血次数增多了,孙伟对献血的认知和热情也与日俱增,可是身边却有不少朋友表示不理解。

“尤其是献成分血,因为献一次血花得时间比较长,还要注射抗凝血药物,即使很安全,但还是有很多人因此拒绝采集,他们都觉得长期献血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面对大家的质疑,孙伟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向他们证明,献血是件既对自身无害,又为别人造福的好事。


红色献血手册和上边密密麻麻的红色印记 是孙伟坚持献血15年的最好证明

如今,孙伟不仅自己坚持义务献血,还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加入。不少家人、朋友、同事、同学受他的感染,都参与了义务献血。“刚开始的几次,我拉着他们陪我去献血,还时不时‘怂恿’他们一块儿献,没想到后来他们比我还积极了。”

孙伟说,时下,主动献血的多半是学校师生、年轻农民工,每到寒暑假,血液中心就会闹“血荒”。于是,他就会选择在一年中的这两个时候,招呼志同道合的亲戚朋友结伴去献血,“只要不耽误工作,身体情况允许,我就会多去几次,因为我知道做手术需要成分血,血库要是告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命悬一线。”


献血超过40次 才能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今年6月,孙伟又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者行列,站上街头向市民义务宣传献血知识。只有一有空,他就会来到献血车旁进行志愿者服务,动员市民无偿献血。“志愿者负责的工作主要就是指导献血者填表,回答他们的疑问。”

在河东区的各个采血点,人们常常能看到孙伟的身影,却很少有人知道,由于积极参与献血,孙伟早在2011年就获得了天津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同时,他还顶着天津市河东区献血先进个人、天津河东区“雷锋传人”、第二届和第三届“河东区五好楷模”等各种光环。

“其实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伟大,我献血的事全是举手之劳。”面对因为献血而获得的荣誉,孙伟很淡然,他说自己今后不仅要做个献血者,还要成为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推动者,让更多人献出爱心,“能多动员一个人,就能多救一个人的命,那我对社会也多做出了一份贡献。”(北方网新媒体见习记者李玓)

北方网出品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